“尸长”郑志胜回忆文革重庆武斗
郑志胜,1943年1月生,四川省达县人。1962年考入重庆大学电机系电力专业67级1班。文革前为该校学生中有名的“学雷锋”积极分子。文革武斗中受学校造反组织八一五战斗团负责人指派,负责处理武斗中该派死难者尸体,被同学们戏称“尸长”。1968年底分配至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采油三厂工作。1969年7月由工宣队领回重庆大学交待反省文革中武斗死人等问题。1970年6月26日被正式逮捕。1979年11月由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以“指挥、参与、枪杀、打死”俘虏等罪名判刑13年。1983年6月25日刑满释放后留在四川省第二监狱教育科工作。1998年1月提前离岗。2003年正式退休。前些年重庆电视台曾播出专题片《好人郑志胜》,介绍其退休后经常在公交车上不怕威胁见义勇为制止小偷扒窃乘客的事迹。本文选自《记忆》2010年第2期,作者郑志胜。 重庆红卫兵墓地,文革武斗中造反派“八一五”部分死亡人员集中埋葬于此(图源:VCG) 1967年7月3日,815派北碚“捍红总部”(注:捍卫红色政权总指挥部的简称,是八一五派的武斗指挥机构)将周芳英、邓树荣(注:均为重纺五厂工人,八一五纺织兵团成员,在北碚两派武斗中被刺杀身亡,对方亦有死伤)等5具尸体送来重大,在民主湖畔防空洞内用甲醛浸泡展出后,由于处理方法不科学,尸体外部没有腐烂,内脏却腐败了。从伤口里冒出许多泡泡来,腹部胀得像大鼓。怎么办?重大815总团勤务员黄顺义想到了我这个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学雷锋标兵”。 7月7日,当我正准备离开学校回老家躲武斗的时候。与我同班的黄顺义(注:重大八一五战斗团主要负责人,共青团员)和负责后勤的贺尔金来找到我。黄先夸了我一顿,说我学雷锋很出色,很得人心,是个好同志。又说,运动初期反对他们造反是由于对运动不理解,莫往心里去。然后才切入主题:希望我负责把周芳英等人的尸体处理安埋了。 当时人们还不知甲醛对人体的毒害,只知尸体又脏又臭,且甲醛气味刺激得眼泪、鼻涕四溢,难以忍受。正好有四个西师831的俘虏,总团交给我协助处理尸体,并许诺处理完了之后就放他们。受命于危难之时,我带着四个喽罗走马上任了。为此同学们给取了个绰号“殡葬连长”,以后又改称“尸长”。 我先去木工房联系做了几口棺材,再去沙坪坝百货公司购了一匹白布,然后去汉渝路药剂校旁边的四方井8号找到专门处理尸体的王银山(外号王老幺),当时他裹一具...